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爆炸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4年全国共接报电动两轮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3年上升17.4%。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
还导致了人员伤亡
如2024年6月28日10时39分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富基广场B区电动自行车棚发生火灾
为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降低火灾和交通事故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
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GB 17761—2024)
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
并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强化防火阻燃要求:
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提升制动性能:
减小车辆最大制动距离,提升制动性能要求。
完善防篡改设计: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
增加安全监测功能:
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调整脚踏骑行装置要求: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改为由生产企业根据车型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
鼓励安装后视镜:
明确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提升行车安全。
放宽整车质量限值:
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要求: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明确生产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整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新标准的实施将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有效防范非法改装
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
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
确实是大好事一桩呀!
但也会有不少企业/消费者问:
那自己之前生产/使用的电动车
不满足要求怎么办?
怎么样?您家的电动车达标了吗?
想了解更多电力知识和资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哦~